4月22日19:00,国乐之浓——“艺海心航”美育与思政融合实践课程讲座式音乐会(民族器乐作品专场)于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郑兆青、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光坊等出席音乐会,15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音乐会。
此次音乐会运用竹笛、扬琴、古筝、琵琶等乐器,通过其特有的音色、演奏法等将民族音乐特色精炼表达,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乐器的表现力。一些作品在原曲的基础上加以崭新的艺术发挥和创造,并充分调动了各种配器手段,发挥了各类乐器的特点和色彩。
开场以竹笛重奏《山东秧歌》拉开音乐会的序幕。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描绘出了山东胶东地区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快场景。六支竹笛的配合演奏,钢琴的烘托,各个声部的灵活交替,更符合“扭秧歌”这种民俗活动热闹欢腾的艺术形象。
随着一首《乌岭》来到陕北地区
万里边关万里城,万峰高过九霄云,巍巍乌岭,漫漫古道,盛夏飞雪,寒气砭骨,富有张力的旋律线条,和演奏技法相结合,勾勒出乌鞘岭的冷峻与深沉,牵引着观众的思绪。
跟随一曲《湘墨》
感受苗族人民的生活气息和祖国壮丽秀美的大好河山,此曲以湘西地区苗族音乐元素为素材,描绘了湘西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演奏者运用扬琴的演奏,及打击乐的烘托,表现出了别具风格的音乐画面,民族气息浓厚,旋律优美,意境悠然。
作品围绕美育思想的宗旨,展现漫天星光、人间大爱之境,听众仿佛置身于星星垂落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闪烁与浪漫令人沉醉,在唯美的舞台效果,和优美动听的旋律中,观众如痴如醉。
这一比较现代的古筝曲,以西南地区民歌,和富有民族特色节奏为素材,通过新颖的演奏技法,描述了一种从容不迫、热情奔放,载歌载舞、回味无穷的深远意境。
《蒙风》气势上演
此曲以西北地域风情为题材,采用蒙古族音乐风格的旋律,结合现代舞“大河之舞”的节奏特点,以粗犷豪爽的风格,悠长抒情的长调旋律,以及模仿马头琴的演奏手法,将蒙古草原上动人的场景展现,生动地描绘了内蒙古的风土人情。
《云想花想》唯美上演
优美的旋律,灵动雀跃、跌宕起伏的舞蹈性节奏,展现了杨贵妃身段飘摇的舞蹈姿态,此曲如同诗歌一般,用音乐贯穿千年的舞蹈风韵,再现婀娜的舞姿,将美写到极致,为观众创造出一种极唯美的氛围。
柳琴与阮族合作,体现了在构建人类命运道路上,合作才是硬道理,十五位同学共同带来的《阮之火》震撼上演
将拉美风情的热情似火,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为之一振,细碎的鼓点挑起人,蠢蠢欲动的舞步,展现出我国
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之景。
音乐会上,掌声一次次回响,每一个人都沉浸在美好的音乐当中。此次“艺海心航”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让大家走进了民族器乐,走进了传统文化,不仅提高了大家的音乐审美能力,更是加深了大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据悉,此次音乐会是潘勇刚老师主持的2019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0年美育教育类课程建设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美育与思政融合实践课程讲座式音乐会紧扣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生动、新颖的民族器乐演奏为大家展现了一场音乐会,不仅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展现出创新精神。
音乐会的曲目风格多样,以地区特色带大家感受我们国家地大物博、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我们国家民族团结统一的和谐氛围,同时,表达出对国家的明天更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