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1月18日晚上19:30分我院于音乐厅开展“教学沙龙——走近中国歌剧 重温经典记忆”活动。此次活动由李红云教授、张海英副教授主讲,刘歆河老师担任艺术指导。
在荏苒的时光里,聆听永恒的旋律;在岁月的长河里,品味民族歌剧的魅力。让我们在“演绎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奏响中国旋律,传承中国精神。
作为中共七大献礼的歌剧《白毛女》具有新旧社会对比的深刻意义。其中耳熟能详的选段《北风吹》以欢快明朗的前奏引出缓慢深沉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表现老区人民抗战故事的民族歌剧《沂蒙山》,讲述了根据地军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解释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深刻内涵。
一直以来,中国歌剧坚持走民族化道路,用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艺术情趣等创作作品,实现了歌剧的本土化。《党的女儿》剧中融入大量中国戏曲的元素,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创新性结合。
除此之外,学院优秀学生还为我们带来了歌剧《伤逝》、《野火春风斗古城》、《长征》等中的经典唱段。
歌剧民族化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同时民族艺术更需要聚焦年轻群体,让年轻一代接触、接受并喜爱。
中国歌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成为了世界音乐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我们走近中国歌剧,发展民族歌剧、传承红色记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