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团学工作
  • “艺路向前”实践团汶阳镇之行:欧阳中石纪念馆文化传承探访

    发布者:音乐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8浏览次数:10

           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艺路向前”实践团,沿着汶河的蜿蜒步道,抵达了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西徐村中心的欧阳中石纪念馆。这座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馆前匾额由欧阳中石先生亲题,笔力遒劲,仿佛在诉说着先生与故乡的深厚情缘。踏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欧阳中石先生的铜像,先生目光深邃、神态和蔼,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实践团的到来,准备向他们诉说自己的故事。

           在生平事迹展,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示,让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欧阳中石先生的一生。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他的学生遍布各个领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同时,在书法艺术上,先生造诣深厚,其书法风格独特,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形成了刚劲有力、潇洒飘逸的独特风格。

           书法作品展区更是让实践团成员大饱眼福。一幅幅墨宝陈列其中,篆、隶、楷、行、草各体皆备。有的作品气势磅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山河的壮丽;有的则细腻婉约,如同潺潺流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先生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实践团成员们站在这些作品前,仿佛能看到先生挥毫泼墨的身影,感受到他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激情。

           戏曲艺术区通过影像资料和实物道具,展现了欧阳中石先生在京剧奚派艺术传承与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他将自己对戏曲的热爱融入教学与研究中,为奚派艺术培养接班人,让这一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实践团成员们通过观看这些资料,深刻感受到了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生活场景区则还原了欧阳中石先生的日常生活场景。从简单的家具到摆放整齐的书籍,从先生用过的毛笔、砚台到他的手稿,这些物品虽平凡,却让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先生生活的质朴与对学问的执着。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还一同体验了书法写作,大家一边欣赏展品,一边交流着自己的感悟,分享对先生作品的理解和喜爱。

           站在汶河岸边回望纪念馆,先生题写的“书道传薪”四字在风中飘扬。作为新时代青年,此次探访欧阳中石纪念馆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实践团成员们将以欧阳中石先生为镜,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前行,让中华文化如汶水般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