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工作,8月8日,学院“薪火”小音符艺术实践团走进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西余粮村,以艺术赋能与便民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场接地气、暖人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前期准备工作:学习血压测量技能
1.理论学习:医馆专业人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血压的基本知识,包括血压的定义、正常值范围、高血压的危害等。
2.仪器介绍:详细讲解了血压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包括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的区别及各自的操作要点。
3.实操演示:专业人员现场演示了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包括正确的坐姿、袖带的佩戴方法、仪器的使用等。
4.实践操作:我们轮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血压计,测量血压,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点评和指导。
5.问题解答:实践结束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业人员一一进行了解答。
访村情听民声,脚步丈量乡土情
清晨的阳光洒满村落,“薪火”小音符艺术实践团的成员们便与村党支部王书记顺利对接,详细敲定了后续实践活动的具体流程。王书记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带着大家踏上了走访调研之路。
沿着蜿蜒的村道前行,王书记细致地介绍着村庄的发展变迁:从错落有致的民居风格,到田间地头的作物种类;从村里的特色手工艺传承,到近年来的乡村振兴项目。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笔记录,用镜头捕捉着村落的原生态风貌。
在走访过程中,大家走进了村中老人的家中。老人们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拉着实践团成员的手拉起家常:有的讲述着年轻时参与村庄建设的故事,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印记;有的提及子女在外务工的牵挂,也欣慰于村里养老服务的改善;还有几位老人拿出珍藏的老照片,诉说着村庄几十年来的点滴变化。实践团成员们耐心倾听,用心感受着老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需求,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这片土地上的烟火人情。
办实事暖民心,点滴服务显担当
午后的村庄褪去了些许燥热,实践团的服务活动正式展开。实践团成员们熟练地为大家测量血压,仔细记录数据,结合常见的老年病预防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叮嘱老人们注意饮食、规律作息。
另一边的电器维修区同样忙碌。村民们搬来家里故障的电视机,实践团里擅长电器维修的成员们立刻忙活起来:检查线路、调试零件、更换电容……随着一声声“好了,您试试”,一台台原本“沉默”的电视机重新亮起画面,村民们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
第一天的实践在充实与温暖中落幕,“薪火”小音符艺术实践团用脚步贴近乡土,用服务传递真情,在与村民的互动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实践出真知,服务暖人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