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竹笛演奏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够在这片艺术的田野上耕耘,见证并引导学生们在竹笛道路上的成长与蜕变。任教多年来,我深信教育的力量,坚信通过手中的竹笛可以为学生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回顾多年的教学经历,也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与转变,他们有的选择继续深造,有的在职场中崭露头角,而这一切成就都源于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和坚持。在教学中,我也始终认为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拥有自己的优势。与我而言,音乐不仅仅是艺术,更是贯穿我人生的热爱,而将这份热爱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是我从教的初心和使命。
2017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贺鹏晓在大三时与我的一次闲聊,带着紧张又坚定的神情向我表达了要考研的决心,虽然当时的他对于考研一词还有些许的陌生,但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坚韧和年轻人的活力,我便毫不犹豫地鼓励他“全力支持”。然而,产生考研的想法虽然容易,实行起来却也是困难重重,他告诉我连最基础的目标院校的选择都让他无从下手,我帮他选定了我的母校山东艺术学院,帮助他联系了导师。从那以后,我们便开始一起紧张地备考,为他提供了专业性的课程教学。当真正面对考研,各种焦虑和压力接踵而至,面对繁杂的备考压力和学业上的各种困难,鹏晓也经常向我倾诉他遇到的各种迷茫和想要退缩的心理,每当这时,我都会耐心的倾听他的想法,与他一起面对,帮他重燃信心。在那一年的考研中,贺鹏晓在初试和复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功被山东艺术学院录取。当他带着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我面前的那一刻,看到他的眼中满是对于未来研究生生活渴望和憧憬,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在我内心油然而生。
在迎接2020级新生时,一位名叫相佳茵的女生引起了我的关注。她眼神中透露着一股坚毅,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诉说着她的决心。她天赋异禀,每一次吹奏都展现出她的潜力,让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段努力拼搏的求学岁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相佳茵成为了琴房里最勤奋的身影,每天琴房最早的开门声和落锁声,几乎都与她有关,在琴房里度过的每一寸光阴都彰显着她对音乐的渴望。每当她遇到问题,无论是技术上的瓶颈,还是对作品的困惑,她都会毫不犹豫的向我请教。而我,也总是会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利用休息时间悉心指导她,从基本功到舞台技巧,为她打磨每一处细节。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她也不负所望,进步的速度令人惊叹,为了让她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我开始带她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比赛,让她积累经验,在一次次的历练中,她在音乐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我告诉她:“你值得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我帮助她联系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导师,并为她撰写了一封推荐信。那段时间,我们经常一起讨论曲目,我倾尽所能帮助她,打磨她的作品的每一处细节让她的专业水平更上一层楼。那些日子,虽然忙碌,但看到相佳茵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坚实脚印,我的内心充满了欣慰与自豪。相佳茵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
当然,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并非每位学生都适合考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他们有的选择考研深造,有的毕业后投身于音乐教育事业,有的则在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芒。无论他们选择哪条道路,我都始终支持他们,因为我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无限的潜力等待被发掘,这也是我一直坚定的信念。
在我的努力下,我的学生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例如,2018级音乐(非师范类)竹笛毕业生王玉炫毕业后我推荐去在新疆和浙江担任竹笛教师;2019级音乐(非师范类)竹笛毕业生潘坤辰于2024年考入山东省吕剧院担任竹笛演奏员;2016级音乐表演竹笛毕业生赵寅宵,虽然在专业演奏上并不是耀眼的那一个,但组织能力特别强,于2024年加入中国银行聊城分行担任综服经理等等,我看到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在这些成就背后都是他们辛勤付出的结果,是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更是他们在追求音乐道路上的执着前行,音乐不仅仅只是陪伴了他们大学四年的成长,同样也点亮了他们的生活。
在引领学生踏上考研和就业的征程中,我尤为注重与导师、用人单位构建紧密的沟通与合作的桥梁,根据每个学生独特特质精准把握,为他们进行个性化的推荐。与此同时,我与他们各自的导师和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力,更是为了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地提供支持和指导。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的学生们在各自的道路上能够走的更加自在从容,更加长远。
回顾我的教学生涯,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教多年,我也见证了无数学生们对音乐从懵懂到热爱,从青涩到成熟,我的职责不仅仅是要传授他们各种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培养他们深厚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会学习的思维方式,从而帮助他们一步步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走上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在这过程中,每当看到我的学生们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我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这些瞬间一片片的拼凑成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幸福,展望未来,我也满怀期待能够继续与我的学生们携手前行,共同谱写更加辉煌的音乐篇章,用音乐为我的学生们编织梦想,点亮他们的未来之路。
潘勇刚简介
男,汉族,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讲师,指挥博士、竹笛硕士。就职于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担任竹笛专任教师、齐风韶韵民族乐团指挥,兼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艺术考级评委。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班级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器乐演奏与教学、歌剧与交响乐指挥艺术。
教授课程:《器乐主修(竹笛)》《器乐必修(笛箫)》《民族室内乐排练》《合奏》《多声部音乐创编与排练》《民族器乐作品赏析与实践》等音乐课程。
学习经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为该院首位推荐免试的竹笛硕士研究生。博士毕业于俄罗斯国立专业艺术学院歌剧和交响乐指挥系。2024年6月以全部满分的成绩通过了俄罗斯国家考试委员会交响乐指挥博士的毕业考试,获得指挥博士文凭。
获奖:曾获2022年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成年组“民乐之星”(一等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2021年山东省第八届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活动教师组(民乐)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13年第四届“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吹管类银奖(中国音乐家协会)、2010年首届北京竹笛邀请赛金奖第一名(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2009年“上海之春”首届全国竹笛邀请赛银奖第一名(上海音乐家协会)等奖项。
教学:培养学生相继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山东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音协等举办的比赛中获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乐团获2020年山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器乐)一等奖、2022年山东省大学生校园艺术节器乐专项展示活动优秀乐团奖二等奖,本人获“优秀实践教学成果奖”。指导多名学生考入山东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多名学生分别在山东省吕剧院、山东省歌舞剧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潍坊理工学院等省内多所专业院团与高校就职。
科研:入职以来,主持并完成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青年项目《山东省综合类高校竹笛理论教学研究》《山东民族器乐现代化创编研究》2项,山东理工大学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器乐主修》、山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美育教育的内涵发展-以山东理工大学<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为例》、山东理工大学美育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民族器乐欣赏》校级科研项目3项,在《音乐与表演(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乐器》等刊物撰写发表多篇论文。
艺术实践:举办过两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先后在齐鲁师范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等单位从事教学及演出。近年来指挥山东理工大学齐风韶韵民族乐团承担了由教育部、财政部、文旅部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省内巡演及校内外等重要展演活动。受邀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临沂大学、山东省会大剧院、青岛大剧院、潍坊大剧院、山西大同大剧院等单位作示范演奏及讲学,获业界赞誉。
潘勇刚老师本人演出照
潘勇刚老师与学生毕业音乐会合影
和学生一起练早功
潘勇刚老师与学生毕业音乐会合影